2025年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圆满落幕
4月11日至13日,2025年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SCSD 2025)在陕西西安举行。近90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智慧城市、应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未来发展方向。
本次会议由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和AEIC学术交流中心共同承办,并得到重庆大学溧阳智慧城市研究院和广东省艾思信息化学术交流研究院的鼎力协办和支持。这些杰出单位的携手合作,为推动学术交流与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AiScholar艾思科蓝为大会提供全过程的技术和服务支持。
与会人员合照
会议深入探讨了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的深度融合,探索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双赢策略。通过“线上+线下”双轨模式,来自香港中文大学、长安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30余所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5位嘉宾及19位投稿论文作者作现场报告,14位投稿论文作者进行海报展示。
口头报告颁奖仪式
在主题报告环节,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华云生带来了《大应用、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大算法、大系统的时代:我们将何去何从》的演讲,深入探讨了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未来发展方向。重庆大学的何宝杰教授则以《高温韧性城市规划设计》为题,分享了在高温环境下城市规划的创新思路。西安交通大学的孙露教授发表了题为《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下的城市产业共生与能源系统优化研究》的演讲,研究城市产业与能源系统在气候变化挑战下的协作优化。长安大学的牛明博教授则探讨了《可持续发展驱动的车-路-站-网协同驱动智慧城市能源系统》,分析了智慧城市中车路协同和能源网络的可持续发展。最后,长安大学的苗纯萍教授在《耦合时空动态的城市大气污染特征解析与韧性规划机制研究》一题中,解析了大气污染特征及其对城市韧性规划的影响。
本次会议汇聚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以及行业领袖,共同探讨和分享了最前沿的智能城市基础设施与技术、智能交通与城市管理、社会发展与智能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创新。会议议题不仅聚焦于理论研究,还强调这些创新在实际城市开发中的应用价值。会议议题紧扣行业需求,为未来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SCSD系列会议将持续推动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学科的交叉融合,助力全球科技创新。